张爱玲传说中未完成的作品有哪些?一本小说引发了傅雷情史?张爱玲晚年堪比百万富翁?钱锺书对张爱玲的评价是褒是贬? 张爱玲是个说不完的话题,晚年张爱玲不爱与人交往过密,唯独与文艺评论家、翻译家宋淇及其夫人邝文美保持着深厚情谊。张爱玲过世后,对她的争议与各类形象描述不绝于耳,其中不少却缺乏考证。
宋以朗。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5月8日,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宋淇之子、翻译家宋以朗带着最新作品《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来到上海,与读者见面,并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宋家客厅”主人宋淇,与钱锺书、傅雷、张爱玲、吴兴华四位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不同时期有着密切交集。《宋家客厅》一书就是宋以朗以“客厅”第三代主人身份,追述宋淇一生文和事,披露了宋淇与钱、傅、张、吴四位在不同时间(抗战、战后、解放、“文革”、改革开放)的交往生活片段,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记录下了跌宕大时代中,那一代文人百转千回的惜别惜聚。
宋淇与钱锺书来往的信件。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翻拍 宋淇与钱锺书、傅雷等人情谊深厚,不过因为政治原因,与张爱玲的通信和联络最多,张爱玲与宋淇夫妇交往通信40多年,《宋家客厅》中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给予了张爱玲。 宋以朗,统计学博士出身,做过FBI庭审翻译,精于翻译。近年来由于他的整理,张爱玲中、后期许多鲜为人知的作品,如《小团圆》、《异乡记》、《易经》、《少帅》等中英文作品陆续问世。宋以朗只小时候在家里见过张爱玲,对张爱玲模糊的印象也只是“整日在卧室,安静的如隐修院的院友,吃饭不挑食,打扮朴素,深度近视又不戴眼镜看事物总要俯前”。 “为我这本书作序的学者陈子善说要研究张爱玲,外头好些张爱玲的传记都不要看,太多虚构的东西。但是我在家里看了大概有六七十本写她的书”,宋以朗和记者聊到此笑道,“正是因为看到太多传记的内容偏差太大,以讹传讹,有的书写张爱玲穿一身红色旗袍过世,后来的书就照搬这些内容,太离谱。所以我才觉得有必要整理张爱玲和我父亲的书信,还原一些真实的情况”。 宋以朗说,如果让他写一本关于张爱玲的书,他大概只能写100字。所以这本《宋家客厅》中的内容,统统是从手稿、书信中整理出来的资料。“所以这本并不是我的书,可以说是他们这几位文人合作完成的书”。 张爱玲传说中的作品 张爱玲曾说人生四件恨事:海棠无香、鲥鱼多骨、《红楼梦》残缺不全、高鹗妄改。宋以朗觉得一个作家想写一部作品,有了结构动了笔,却因故没有写成,或许可以算第五件恨事。以宋淇这几位老友为例:钱锺书中年时据说有写了一半的长篇《百合心》,后来声称遗失,到晚年又传闻他用英文著书,结果也没有下文;吴兴华本来想翻译《神曲》,再写一部以柳宗元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可惜还没写好,就在“文革”中横死。 张爱玲也和他们一样,有不少曾经构思但没有写好的作品。张爱玲与宋淇夫妇通信四十年,谈及的创作构思很多,也告诉过宋淇诸多奇怪的想法。她拟写而未写成的作品,有以同代作家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和中篇小说,如《芳香的港》、《谢幕》;有写亲身经历的散文,如《不扪虱而谈》。“张爱玲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几乎每星期搬一次家,原来她为了跳蚤问题,那几年一直过着流离迁徙的日子,本打算写《不扪虱而谈》,结果却是‘扪虱而不谈’”。 另外,张爱玲对占卜算命、心灵感应之类的事情,也一直都有兴趣,也构思过《谈面相》和《谈灵异》。宋以朗回忆,当时宋家有一部牙牌签书,张爱玲便常常借来占卜,出书、出门、求吉凶都要借重它。有趣的是,张爱玲还对郑和下西洋的题材有了兴致。 上世纪60年代,张爱玲致信宋淇,说想写一本关于三宝太监郑和的下西洋的书。张爱玲构建的故事是:郑和追建文帝至锡兰,建文帝以做和尚掩饰身份,随后郑和、建文帝与锡兰公主发生了一系列爱恨纠葛。“这个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和张爱玲之前作品的风格很不一样,借着张爱玲的书信,我们可以了解她不同的一面。”宋以朗告诉记者。
张爱玲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翻拍 大多介绍或描述张爱玲的作品中会配以这张照片,这张广为流传的张爱玲照,是1950年代宋淇夫人邝文美带着张爱玲前往香港兰心照相馆拍下的。张爱玲喜欢圆脸,拍照的时候就将头往上抬,显得脸圆一些。“这批照片显得张爱玲很有神韵,我们有时开玩笑会说如果没有这几张照片,张爱玲的形象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好”,提到张爱玲在香港留下的一些照片,宋以朗笑说“真的不好看”。 这张照片也见证了张爱玲与邝文美的感情。宋以朗回忆,一般人都说张爱玲和姑姑、炎樱很要好,却忽略了邝文美才是她下半生最好的朋友,彼此的书信来往也最频繁。“我手上目前有她和我父母三人的六百多封信,正在整理”。 张爱玲的晚年流传着太多的错误信息,“生活拮据”、“狼狈不堪”、“颠沛流离”这样的形容词并不少见。宋以朗说自己并不是一个“辟谣控”,但有些报道和事情已经对张爱玲以及她的友人产生了负面影响。“从张爱玲的遗物以及在银行的一些证明可以知道张爱玲在美国的生活非但不拮据,而且折算成人民币、港币,可算个百万富翁了。她晚年数次搬家,则是因为身体原因。张爱玲在丈夫赖雅去世后的感情生活应该是空白的,有人觉得这样很凄凉,我觉得只要张爱玲自己喜欢,也无可厚非,为什么她一定要有个伴侣呢”? 一本小说与傅雷情史
张爱玲与宋淇夫妇来往书信的信封。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翻拍 在宋淇结交的这些文人名士中,宋以朗告诉记者,相对而言,傅雷算是最熟悉的一位。傅雷或许因为翻译、或许是对宋家收藏的法文书感兴趣,而与宋淇结识。 宋家早年在上海有不少房产,现在位于上海长宁区江苏路的安定坊,共有15栋独立洋楼建筑,均属于宋家。傅雷一家后来就搬到了其中一栋洋楼住下,成了宋家的房客。当然傅雷并不仅仅是房客,从书信来看,傅雷对宋家十分熟悉,对于宋家一些家事的安排也有许多帮助。
傅雷写给宋以朗叔父宋希的信,谈及宋家的家事。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翻拍 “和傅雷后来交往的中断,是我爸爸心里一直比较难过的一个事情,在朋友困难的时候没法帮上。”宋以朗告诉记者。1949年左右,因为政治局势的变化,宋家全家搬到了香港。傅雷在1948年去了昆明,筹备进出口公司。一直以艺术翻译为重的傅雷,为何要办进出口公司?“我猜傅雷主要是想从昆明远距离观察中国内战的情况,再决定去留”。 1949年后,傅雷一家也到了香港,他只在香港住了差不多半年,不少朋友劝他留在香港,他还是决定带家人回到上海。回上海后,傅雷搬进了宋家的安定坊5号,一直住到“文革”时自杀。“‘文革’后就中断了联系,我父亲也不敢和大陆的友人联系,这算是‘海外关系’,更要连累他们了。还算好,当时傅雷住进宋家还交了一些租金,不至于在‘文革’被打成‘地主’成分”。 傅雷和张爱玲还有不少接触点。1982年12月张爱玲写信给宋淇,信上说到她的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是以傅雷为原型。张爱玲信上写决定不收《殷宝滟送花楼会》进新小说集,“写得实在太坏,这篇写傅雷。他的女朋友当真听了我的话,到内地去,嫁了空军,很快就离婚,我听见了非常懊悔。” 这样一封信让宋以朗很吃惊,赶紧重看《殷宝滟送花楼会》,希望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在《殷宝滟送花楼会》中,女主角殷宝滟爱上了一个已婚教授,找到了“爱玲”(即张爱玲本人),倾诉感情的烦恼。“爱玲”给殷宝滟开除药方:离开上海到内地去,赶快爱上另一个人。殷宝滟后来到内地去结婚又再离婚。 现实生活中,傅雷确实爱上过一位名叫“成家榴”的女子,她是刘海粟前妻成家和的妹妹。“张爱玲写这篇小说的缘由应该是成家榴去找张爱玲叙述自己的故事。不过张爱玲为了‘遮蔽’身份,在小说中用了另外一个人的形象。张爱玲觉得结果有失真实,所以我们不能将小说男主角的一切都当是傅雷”。 宋以朗说,讲述这些往事,不过是想将一群上海文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城市的生活片段呈现出来,又在书信和故事中发现现实世界里的人物关系,看清小说中那些和事实相抵牾。这些文人名士偶然擦肩而过,也许当事人毫不在意,在读者们看来却有一种“世界真小”的趣味。 除了傅雷的书信,宋以朗手上还有不少与钱锺书夫妇、吴兴华的书信。“张爱玲的书信整理还会继续,而傅雷、钱锺书夫妇的信件将来准备交回给他们的后代保管。”宋以朗说,希望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信件都物归原主。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