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神州中泰指定服务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情感测试

让更多的人了解躁郁症,是对这个群体最大的善意。

时间:2022-04-23 00:09|来源:网络|作者:admin|点击:

其实你的情绪出了问题,你自己是能感受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一味的忍着,或者介意别人眼光选择隐瞒,有病了赶紧去看医生,而作为这些群体身边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去了解,多一些包容,而不是排斥他们,他们并没有错,只是有时候更敏感,情绪更丰富罢了。只有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它,我们才有可能战胜它。

——智囊导读

文|南桃桃 授权发布

01

说起抑郁症大家可能会了解一些,但说到躁狂症,大多数人对它们的了解还是不多。

不过这次《奇葩大会》上,东七门的撰稿人刘可乐,就分享了自己高中时候患躁郁症的经历。

其实《奇葩大会》有给她选择其他话题的自由,但她还是选择了分享自己这段经历,由此可见,患躁郁症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小事,但更令我感动的是,她在演讲中传达的观点:

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种疾病,更多的人对它不再抱有偏见,不乱打标签,不会对患病群体造成第二次伤害。

我很能理解她口中的「二次伤害」。

有时候患躁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周围的人对这种病的看法。

我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得这种病,有被学校劝退的,有被父母嫌弃的,有被同学排斥的,就在我写稿子的这会儿工夫,打开双相情感障碍贴吧,就有女孩发出这样的帖子:

而这些行为,如果患者自身没有强大的认知来抵御的话,无疑会给患者造成二次灾难,更要命的是,患者在这个时候,无论在认知还是在情绪上,已经成了弱势群体,我们的不理解,不包容,只会让患者的状态,变得更糟糕,甚至推动他们往更糟糕的境地去。

有人还发出帖子,在明明知道自己是双相情感障碍而不是精神疾病的情况下,直接问,自己的病史,能不能身份证查到。

看到这个帖子我很心酸,他一定是有什么苦衷才选择隐瞒的吧,而他之所以隐瞒,也肯定是因为对方的不了解和偏见。

02

在很多层面上,其实我们都误会了躁郁症。

比如这个病一度被称为天才病,美国精神病研究者Kay Redfield Jamison在《躁郁症与艺术家气质》一书中,列出了一系列可能患有双相障碍的名人名单,其中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占绝大多数,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他们疾病黑暗中留存的一丝光明(silver lining)。

他们的名单,可以从《独立宣言》起草者杰弗逊到英国女作家伍尔芙,从梵高、玛丽莲·梦露、费雯丽到丘吉尔,甚至到现在的陈奕迅和南派三叔等。

但是这些名人能够被我们知道,有一个前提是他们已经克服了这个障碍,在「幸存者偏差」之下,天才的病症,并不是我们乐观的理由。

比如这个病被夸大为精神疾病,很多人得病后被家属送往精神病院,而忽略了他们的自愈能力;再比如很多人觉得,这是患者太矫情,意识不到需要药物,甚至物理疗法的治疗。

不管是偏见,夸大,还是模式,都不是我们对这个病的正确认知。

躁郁症的学名叫做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P),英文别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在得病的年龄上,如果是遗传的话,青少年时期就显示出症状的概率比较大,其他原因导致的,一般在30岁以上,但是单相的抑郁,发病者大多还是青少年,人口学上的资料大家百度就可以得到(单相是抑郁或者躁狂,双相是二者兼有):

①性别 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

②年龄 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

③家族史 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双相障碍的家族聚集性,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障碍(尤其是双相I型)患者的家系传递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更密切。

躁狂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标志性特征,主要的表现有:

1. 心境高涨:极High的同时也容易被激怒;

2. 思维奔逸:个体的思维比语言表达的频率更快,且能在不同话题之间快速转换;有时候因为想法塞满脑子以致于难以表达;

3. 活动性增多:变得极为健谈,语速快,且话语内容夸张;

4. 自尊膨胀,伴随冲动行为;

5. 睡眠需求减少:长时间高效率工作还不觉得累,不需要或只需很少的睡眠。

抑郁的发作的症状是: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躁郁则是两种状态急促的反复交替,几个小时是躁狂,几个小时是抑郁,切换起来很急促,病友形容是三秒天堂,两秒地狱。

因为这种学术解释比较抽象,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些病友描述他们的状态,匿名后分享给大家了解一下:

我根据身边的人了解到的症状是,重度患者想自杀,这是一种,除了自杀之外,还有很多没这么严重的但也特别痛苦的症状。

举个小例子,「吃饭」。

有的躁郁症患者的症状是吃不饱,怎么吃都会觉得饿,所以很多心理测试问卷里,会包含「能否吃饱」这个问题,如果你在「能否吃饱」这个问题上选了吃不饱,那么又将会有几十个问题,进一步验证「吃不饱」有可能隐藏的问题。

还有一种,是不想吃饭,有点类似厌食,胃里空到你能感觉的到胃酸的烧灼感,但就是不想吃饭。

看完这些,你会好奇,好好的人,怎么就成了这样子呢,关于发病原因,一般来说,有三种分类:

一种是遗传因素,可以说是躯体因素,但这种躯体因素,并不完全是指遗传,因为还有其他比如甲亢导致的情绪状态问题,这个需要在确诊前进行躯体因素排查。

一种是社会环境因素,比如长期在噪音,强光之下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上因素。

这些因素具化到现实中是怎样的?

03

我身边一个朋友,是因为前男友得了躁郁症。

他们在交往期间,男生就因为各种芝麻大的小事和她生气,吵架,弄的她很疲惫。

这个女孩的母亲,之前也被查出过抑郁症,所以她的患病率就高一点,其实她在最开始的时候,还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觉察出来情绪有问题,还有自己妈妈的因素等。

后来,她和男友分手,被男友用裸照威胁,敲诈了2万块钱之后,情绪就开始失控了。

有时候情绪上来脑子里一片空白,清醒过来的时候,手上,胳膊上,甚至大腿上,会有很多伤。

意识到自己有自残行为之后,她开始去看心理医生,随后被确诊,现在在吃药治疗。

我自己,也在一段时间,差一点走到崩溃的边缘。

那个时候,我一方面在准备心理咨询师二级的论文和考试,一方面是遇到了感情上的问题。

考过的同学可能都知道,拿到咨询师证书,并不容易,首先你要考三级,三级满三年,或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才能考二级,但这些的前提都是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学历。

我当时还在上班,身体也不舒服,一直感冒,就请了假,在家里养病加复习,压力很大,因为后面说心理咨询师要归临床科,就想着一次性通过,免得夜长梦多。

所以那个时候,其实压力是很大的。

加上学校的公寓出了问题,我没有时间搬出去就住到酒店里,就这样复习。

然后让我崩溃的事情就来了。

一个认识了很久,也在网上确定了异地恋关系的男生,突然失踪了。

凌晨他说他在过马路之后再也没有消息,电话,,都没有消息。

我那个时候看书也看不下去,心急如焚,打了很多电话。

24小时过去,48小时过去。

之后就开崩溃了,在酒店一直哭,在北京报警,在上海报警。

因为我的身份不是直系亲属,所以没有办法立案。

就这样,一直到20多天后,我考试。

考试前一天,我才发现自己定错了酒店,连夜从朝阳赶到丰台。

考试考三门,完了之后是论文答辩。

答辩的是在人民大学进行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连什么是新媒体都不知道。

因为我本身不是心理学专业的,所以就问题特别多。

旁边的助考一脸油腻,坏笑的看着你,说真的,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个考试要取缔,因为整个大环境真的不乐观。

最后我被问到自己自认做这一行的长板短板,长板就那些,短板我说可能有时候会被反噬。

然后他就让我举一个反噬的例子,我讲了我遇到的一个最恐怖的。

那个案子是家暴,在北京几个法院反复审判,最后以施暴的男人被逐出境结束的。

惨烈不亚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回答到这里我就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的坦白付出代价了。

因为他一直问细节,我一直陈述,到最后,我的声音都有点颤抖。

这一颤抖,他们就会觉得,你心理素质不够强硬,果然我的其他科目过了,但是论文没有过。

考试完,我开始觉得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两件事的压力一起,让我特别崩溃,就一直哭一直哭那种,这种情况一直到那个男生出现,持续了一个月之久。

说这个是想告诉大家,这个病,因为和情绪相关,情绪又大多跟不断变动的外界有关系,不可控,所以它的发病群体特别普遍,可以说,人人都是潜在的病患。

我身边有年入几百万的自媒体博主得病的,有年薪百万的咨询公司员工得病的,也有衣食无忧有豪宅有副卡的富家子女得病的。

所以啊,不要怕,得病之后的第一件事,是赶紧原谅自己。

我自己,因为熟悉各种量表和测量分数的计算,能判断出来自己属于轻度,且只有抑郁没有躁狂,行为也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有的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躁郁症?

躁郁症或者抑郁,躁狂,症状维持两个周就有去医院或者心理诊所的必要,需要确诊及相关治疗。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是自我认知,和自我拯救。

我在双相情感障碍贴吧上看到,病友之间在分享各自的病程,互相鼓励,分享资料,不管他们的病如何,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治疗的希望:

其实你的情绪出了问题,你自己是能感受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一味的忍着,或者介意别人眼光选择隐瞒,有病了赶紧去看医生,而作为这些群体身边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去了解,多一些包容,而不是排斥他们,他们并没有错,只是有时候更敏感,情绪更丰富罢了。

只有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它,我们才有可能战胜它。

为了防止和大家失联,

暂开放智囊君个人号,

名额有限,抓紧添加。

负距离接触

编辑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2 神州中泰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31022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