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神州中泰指定服务网站
我是什么颜色?今天早上,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找到了答案。
测试结果长这样,滑动多看几张
粉色金色绿色的,太普通,不太好意思往群里发;发银色的谦虚中带着一点骄傲,恰如其分体现出“我早就知道自己是贵族”的气质;截至发稿时,事情走向已经往玩梗的方向偏移。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测试准吗?对于为人处世和寻找配偶有没有参考价值?还是一笑了之,干脆跟大家一起玩梗算了?
以色分人,俗
关于以色分人,我们可以从10年前的一个热点说起。年纪大一点朋友肯定看过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这个节目捧红了“心理专家”乐嘉和他的性格色彩学。
根据其FPA性格色彩官方网站的资料,乐嘉是“中国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创办人”、“FPA性格色彩创始人”。这套“革命性的性格分析系统”把人分成4类,并用红、黄、蓝、绿4种颜色进行区别,认为这4种人在动机上存在根本的差异,并可据此分析他们的个性特征、性格优劣等等。
看,这玩意人10年前就火过了。
不过,很快有人指出这套系统抄袭了美国人泰勒•哈特曼(Taylor Hartman)的《色彩密码》(The Color Code):乐嘉的“性格分析系统”描述的4种性格和哈特曼所提出的极其相似,只是颜色稍有变化。如果将哈特曼使用的红色、黄色对调,绿色改成白色,那么,这两种理论就几乎“ 一模一样 ”。
稍作调查还会发现,美国人罗格•波尔克曼(Roger Birkman)在《性格密码》(The True Colors)中提到的4种颜色甚至不用调换顺序就直接与乐嘉的性格色彩吻合。
这两本书都先后在2001年和2002年被翻译成了中文。再往前追溯,美国的丹•罗瑞(Don Lowry)早在1979年出版的成功学畅销书中就已经用蓝、金、绿、橙4种颜色来划分人的性格了。
敢情抄论文都没抄到原创的。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这些五颜六色的理论,就会发现它们在具体的分类上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第一类人(乐嘉和波尔克曼的红色,哈特曼的黄色,罗瑞的橙色,这次刷屏的橙色绿色)追求快乐、活泼好动;
第二类人(四种理论的蓝色)追求完美、阴郁、重人际关系;
第三类人(乐嘉和波尔克曼的黄色,哈特曼的红色,罗瑞的金色,这次刷屏的蓝色金色)有控制欲、有条理、重效率;
第四类人(哈特曼的白色,其余理论的绿色,这次刷屏的粉色)不好动、耐心、求稳。
今早刷屏的测试,据说理论来源是美国心理学家Tom Maddron所著的《最准确的性格色彩测量工具》一书。可能是本编辑浮躁又才疏学浅,除了查到Maddron先生写过这本书外,还没有在全球互联网上找到他是正经心理学家的证据。
性格色彩捡起两千年前老观念
对医学史和心理学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将不同人性格分类的做法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它们都与古希腊医圣、哲学家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有关。
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作为西方医学奠基人的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人体内四种体液的多少决定了这个人的性格。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基本体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粘液;在不同人身上这四种体液的比重是不同的,哪种体液占主导地位决定了这个人的气质:
多血质:血液多,这种人快乐、好动;
抑郁质:黑胆汁多,这种人悲伤、易哀愁;
胆汁质:黄胆汁多,这种人易激怒、易兴奋;
粘液质:粘液多,这种人缺乏感情、行动迟缓。
虽然解剖学方面的证据已经驳斥了希波克拉底关于体液的假说,但是他对于个人气质的分类却流传了下来,影响了此后众多的性格分类系统。而前面提到的那些性格色彩学理论与希波克拉底体液说的血缘关系更为明显,它们看起来只是给四种“体液类型”涂上了不同颜色而已。
我倒是觉得,用血啊胆汁啊给性格类型命名好像还更帅一点。
没有实证基础就没有心理学
听到这里,想必你已经对“性格色彩学”的发展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大致明白了它的实质不过是一种古老的性格四分类理论。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分类方法究竟是否科学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很遗憾地回答:在当今的科学心理学领域里,希波克拉底的思路已经失去了研究者的偏爱。
性格的问题属于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的研究范畴。希波克拉底的遗产代表了一种研究人格的思路:研究者提出一些不同的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通过这些人格类型,就可以将人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不过,现在人格心理学家更愿意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思路——描述“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
特质就是一些持久的品质或特征,不同的人在这些特征上存在量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连续的。比如,“外向性”可以算一种特质,有些人比较外向,有些人则比较内向。统计每种外向水平的人数,就可以画出一张图来:如图所示,大部分人在“外向性”方面处于中等水平;越往外向或内向的方向走,人数就越少。通过若干个这样的特质,比如“诚实”、“友好”,就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人的人格。人格心理学家的工作之一就是确定究竟有哪些主要的人格特质。
这种思路提供了一种更精细的性格描述,还可以产生出无限多的组合。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基于特质的人格问卷确实要比基于类型的人格问卷能够更好地预测各种行为指标。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采取了一种相对落伍的思路,就嘲笑这些性格色彩学理论,毕竟人格类型研究也有它自己的优势。但问题在于,心理学早已发展成一门实证科学。要想创建一种科学的人格理论,必须接受实证数据的检验。
而那些性格色彩学理论,往往野心很大。它们宣称自己能最深入全面地描述人格,能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终极原因,能准确地预测别人的行为。但支持这些宣传口号的证据却很少。如果说面对一般公众无需提供这些数据的话,那么在学术期刊中也看不到相关的研究证据就很难理解了。
我们认为,在看到这样的研究证据之前,只能遗憾地将这些五彩斑斓的理论排除在科学的范畴之外了。
精神可永存,观念请更新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因为一句“水是万物的本原”而被尊为“哲学之父”,当然不是因为它正确,而是因为它标志着人类第一次用自然本身而不是神来解释这个世界。
但是,如果有人现在依然认为水或者“金木水火土”组成了整个世界,那么我们一定会觉得这个人无知可笑。
同样,现在出于对希波克拉底这位两千多年前便有意将性格分类的心理学家的敬意,心理学教材中时常提及他的体液说。但是,谁会真的把他的思想当作性格分类的范本呢?
当然,放在“成功学”畅销书中当个小点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者:沉默的马大爷 、 0.618
原标题:《我上次看到性格色彩测试时,大家还在电视上相亲》
Copyright © 2002-2022 神州中泰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31022号-14